ENGLISH | 订阅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国家遥感中心网站
 
 
 
 
 
 

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一、概况
  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建设与运行,是我国最早开展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单位之一,曾参加了1978年我国首次航空遥感综合试验——腾冲遥感试验,并出色完成了腾冲地区铀矿勘查遥感地质研究任务。此后,在30多年的遥感应用研究中,积极承担了核工业集团公司、国防科工局、国土资源部及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取得了优异成绩。2000年,在原核工业部级遥感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依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批准建立。
  目前,遥感重点实验室已形成了高精度遥感数据获取—定量化数据处理-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体系,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成像光谱测量与数据处理系统、地面光谱测量系统及航天遥感数据分析系统,具备了航天、航空、地面等天空地一体化的遥感信息综合分析与应用的技术能力,在矿产资源勘查、环境监测、灾害检测与治理、城市规划、工程选址及农林业调查等领域取得了 突出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二、主要研究方向
  实验室研究方向为:高分辨率定量化遥感技术及应用。以矿产资源、安全、生态环境、灾害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等需求为牵引,通过地面、航空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分析,推动定量化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各领域的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三、主要成果
  先后承担国家级、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数百项,在铀、金、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勘查、放射性环境治理、农林调查和城市规划、国防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1、铀矿勘查遥感地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提出了后遥感技术理念,开展了数字勘查区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断隆成矿的观点;自主设计开发了“天空地”一体化的铀资源高光谱信息识别新技术,首次构建了典型铀矿物光谱识别谱系,总结了关键成矿要素遥感图谱信息识别模式。探索了智能化识别产铀盆地地下水补径排区分布和地下水流向的技术方法。初步建立了基于遥感图像分析的热液铀矿区多元定量化评价模型和远景矿田预测的技术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柯坪断隆东段和桃山地区等提出了找矿新思路,预测了多片铀成矿远景区,落实了可供工程验证找矿靶区,并申报了探矿权;获得了2项软件知识产权,申报了1项实用新型专利。
  2、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取得新突破
  在国家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多金属矿产勘查航空高光谱地质勘查研究。应用航空高光谱测量系统,获取了研究区的高质量数据,建立了较完整的技术流程,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攻关,准确地提取出研究区的多种矿物,结合地质特征分析,确定了多处成矿远景区,很好地对岩性进行了识别,为大比例尺地质编图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经验证,矿物提取的准确度达到92%以上,确定的远景区发现了矿化异常,为遥感找矿提供了新途径。
  3、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中的快速响应
  开展了地震次生灾害及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结合地质、航磁、重力、钻孔数据,从区域到局部,从二维到三维,从地表到地下,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的遥感技术流程,对重要地区的地质环境稳定性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信息和依据。
  4、多类型遥感数据的集成研究
  开拓了光学遥感与航空放射性数据进行集成处理技术,达到多种信息优势互补,在植被覆盖区的铀资源勘查中识别岩性和矿化信息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多个研究区的对比研究,该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开发了多种数据融合的新方法。

四、人才队伍
  实验室拥有一支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地质、地球物理、光学工程、航空测量等多个专业配置的科研团队,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设立了数据采集部、数据处理部、分析应用部、综合研究部和项目拓展部等。多年来,实验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对外开放,定期对外发布实验室基金项目,邀请客座研究人员到实验室工作。通过开放、联合等手段,推进我国遥感定量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发展。
  实验室现有在职人员42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人员19人,中级职称人员9人以及初级职称人员14人。新世界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核工业集团公司学科带头人1人。35岁至50岁人员占54%,35岁以下人员占42%,为一支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具有招收矿产普查与勘探方向的博士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硕士的资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徐冠华院士,副主任为刘德长研究员、宋家树院士、王任享院士,委员有毛二可院士等专家,他们对实验室的发展予以了大力支持。
  五、科研装备
  实验室构建了先进的地面和航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可见光-热红外航空成像光谱测量系统、航空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地面成像光谱测量系统,形成了地面-航空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技术能力,为定量化遥感技术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
  1、航空成像光谱测量与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CASI/SASI航空可见光-短波红外成像光谱测量系统、TASI航空热红外成像光谱测量组成。
  (1) CASI/SASI航空成像光谱测量系统
  CASI/SASI航空成像光谱测量系统是国内引进的第一台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高光谱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两个传感器CASI-1500和SASI-600,可以同时获取380-2450纳米的图谱合一的高光谱影像数据,总波段数最高达388个,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亚米级。该系统可以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生态环境监测、灾害检测与治理、城市规划、工程选址及农林业调查等领域,为我国定量化遥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TASI航空热红外成像光谱测量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TASI-600传感器、ICU中央控制器及PAV30三轴稳定平台、POS AV510、IMU定位与惯导系统等组成。在煤火、地热、城市热岛等领域的探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地面光谱测量系统
  (1)ASD可见光-短波红外地面光谱仪
  主要技术指标:
  波长:0.35-2.5m;
  光谱分辨率:2-10nm;
  视场角:1、5、8、25。
  主要应用领域:
  野外及室内的岩矿标本的光谱测量、污染水体检测、农林业调查等。

ASD地面光谱仪

(2)102F热红外地面光谱仪
  主要技术指标:
  波长2-16μm;
  光谱分辨率2、4、8、16cm-1;
  视场角:0.8、1.2、2.4、4.8。
  主要应用领域:
  地质勘查、热环境检测,典型目标识别等。

102F热红外地面光谱仪

3、航空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载激光雷达系统之一,采用1.06um波长的激光束,具备更高精度的扫描仪和高精度的惯导(IMU)系统。该系统激光频率范围更广,从33kHz至166kHz,且具备单脉冲(signal-pluse)与多脉冲(multi-pluse)两种探测模式,能够适应不同地形、多种测区的任务需求。同时该系统集成了DIMAC相机,能够采集高分辨率的数码影像。

4、实验室光学定标系统
  遥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航空CASI、SASI、TASI及地面光谱测量仪器的可见光-短波红外和热红外实验室光学定标系统,可服务于国内遥感传感器的辐射定标。

六、国际合作
  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构建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为中国原子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铀矿资源勘查技术联合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航空高光谱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与加拿大ITRES公司密切合作,在高光谱数据处理、遥感传感器定标中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在激光雷达数据处理中,与加拿大Optech公司合作,开展了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方法研究;选派科研人员先后到捷克、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科研机构进行培训和科访,涉及遥感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钻孔数据光谱测量方法、航空高光谱数据在铀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七、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东里10号
  邮编:100029
  网址:http://www.briug.com.cn 
  电话:010-64964688
  传真:010-64917143

 

 



 
 
   
 
 
     
 
 
   
 
 
     
 
 
  Copyright@2000-2011 nrsc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5006171号-1       版权所有:365bet官网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