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订阅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国家遥感中心网站
 
 
 
 
 
 


空间科学遥感部


一、概况
  国家遥感中心空间科学遥感部依托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称"空间中心")。空间中心是中科院发展空间科学卫星的总体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和"空间科学学会"的挂靠单位。空间中心是中科院在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方面的核心科研机构,主要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科研工作,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着力发展空间物理、空间环境、微波遥感和电子信息等方面相关科学与技术,并受中科院委托承担空间科学规划的牵头工作,组织空间科学与应用相关项目,向院内外有关科研部门和单位提供空间技术支持。
  二、研究方向
  空间中心的研究范围涵盖空间科学与空间环境的基础研究、探测技术研究、有效载荷研发以及空间科学卫星总体技术研究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太阳、行星、及地球空间物理基础前沿问题;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连锁变化过程;天基和地基空间环境监测与探测;空间环境预报和空间环境效应预测及相关研究;航天器综合电子设备;空间系统的仿真与综合性信息技术;微波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等。
  三、科研成果
  空间中心在第一颗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等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球空间科学双星计划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成果,并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中俄火星联合探测计划"萤火一号"卫星的提出者和应用系统总体、有效载荷总体及主要有效载荷的研制单位,在火星探测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星载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系统,为风云3号、海洋2号等应用卫星和载人航天、月球探测计划等提供了主要或重要微波遥感有效载荷。
  1998年以来,空间中心申请各项专利260余项,各项专利授权170余项,2005年以来共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00余件。98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奖项近40项。2000年以来发表科技论文30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700余篇。

地球空间科学双星计划TC(探测)-1/2卫星

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YH(萤火)探测器

                神舟4号飞船-多模态微波遥感器         绕月卫星CE(嫦娥)-1/2


  四、人才队伍
  空间中心现有职工599名,其中研究员7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以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82人;中级科技人员188人等。空间中心是空间物理学、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博士学位培养单位,是空间物理学、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飞行器设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空间中心还设有空间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五、技术装备
  空间中心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同时,始终着力加强核心能力的建设,通过引进或自研等途径,目前已拥有了一大批行业内高技术装备,包括:微波及毫米波天线近场测试系统,主被动微波遥感器定标设备,以及在广州、怀柔、廊坊等地建有观测台站,在海南建有探空火箭发射场等。

海南VHF相干散射雷达天线阵

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近场测试系统


  六、国际合作
  空间中心与欧洲空间局、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伊尔库茨克日地物理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空间科学研究所、法国空间中心、巴西空间研究院、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等10多个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了与欧空局的定期空间科学研讨机制,组建了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空间中心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于2006年在北京成功承办了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空间盛会。目前,空间中心科学家在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国际与日共存计划、国际对地观测卫星组织及其工作组等国际组织担任了主席、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
  邮编:100190
  网址:www.cssar.ac.cn
  电话:010-62582621
  传真:010-62558024



 
 
   
 
 
     
 
 
   
 
 
     
 
 
  Copyright@2000-2011 nrsc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5006171号-1       版权所有:365bet官网注册